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梧州市将成为长江以南最大不锈钢产业基地

梧州市将成为长江以南最大不锈钢产业基地

梧州市委、市政府以强烈的机遇意识重新审视梧州发展定位,以科学的态度把握好经济发展规律,以“五园八区”为载体,发展再生资源、不锈钢、电子信息三个千亿元产业,发展陶瓷、制药、食品等超两百亿元产业,以及林产林化、钛白制品、建材、化工等百亿元产业,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
不锈钢制品产业方面,重点以梧州市再生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为载体,规划面积2000亩,打造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再生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,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,将成为广西乃至长江以南最大的不锈钢制品产业基地。

来自梧州市工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:今年一季度,全市万元工业总产值耗电量为278千瓦时,去年同期为367千瓦时;万元工业总产值耗煤量为0.11吨,去年同期为0.14吨;万元工业总产值耗天然气为0.57立方米,去年同期为0.69立方米。

“从这组数据的比对分析可以看出,我市的工业企业单位能耗正在逐渐降低,产品结构在调结构转方式方面已初见成效,能耗结构也正朝着好的方面发生变化。”梧州市工信委主任李旭长如此分析道。

近年来,梧州市提出并实施“退城进园”科学举措,把企业搬离市区,不但为城市化发展腾出容量,也让企业在搬迁过程中,借机淘汰落后产能,通过技术改造和扩产来提高核心竞争力,进一步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和产业辐射的作用。

2007年,梧州市开始实施一批异地搬迁技改扩建项目,新华电池公司、梧州松脂公司、三威公司等一批集中在市区的企业,陆续在梧州工业园区、东出口工业集中区等产业园区安家落户,并在搬迁过程中实现技改升级。

位于梧州工业园区的神冠蛋白肠衣公司对供热系统进行研发,淘汰国内已经相当先进完全燃烧超过85%的锅炉动力系统,全面启动更环保节能的热泵供热系统。“企业入园时就立下三年内达到废气、废渣零排放的‘军令状’。启用电能作为加热系统,不但使废渣废气实现零排放,还将生产效率从秒速40米提升至50米以上。”该公司技术部副部长梁健说,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已从0.328吨标煤大幅降至0.235吨标煤。而通过加大节能减排、技术改造等投入,神冠公司的生产速度和效率也相应得到提升:今年1至3月,该公司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4.7%,比去年同期增长27个百分点。

同润铜业公司从莲花山搬迁到梧州工业园区,每条生产线投入20多万元进行“二次出酶催化燃烧”技改,生产燃烧的高温废气和废水均可以实现百分百循环利用,加工工序产生的铜屑全部回收作为原料,实现“三废”零排放。“改造后每条生产线每天的用电量至少降低了一半,相当于几个月就把改造生产线的钱省回来。”该公司负责人曹应军自己有一本“账本”。

技改推动产业发展壮大

12万吨,1.35亿元——这是2011年藤县钛白粉产业的总产量与税收额。今年1至3月,该县钛白粉产量达1.78万吨,累计产值达3.08亿元,同比增长71%。

简单的数据对比,是藤县钛白粉产业技术提升、产品价值倍增的最好印证。一份2011年藤县钛白粉生产企业产销统计表显示,当地钛白粉生产企业产量同比最多的减少了20%以上,但税收同比最多的却增长了200%以上……“这样的业绩是企业生产技术提升、产品价值倍增的结果。”藤县工信局局长彭伟元分析说。

但是,通过园区汇聚企业,并不能代表产业必然实现跨越发展。“产业竞争力强弱与企业发展壮大,取决于技术的研发与运用。”藤县县委书记莫奕坚认为。事实上,藤县钛白粉产业先前之所以会陷入低迷,很关键的一点是生产技术落后。业内人士指出,藤县钛白粉产业要发展壮大,必须进行技术改造,从而实现节能减排,降低产品单耗成本,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,进而发展循环经济,构建产业链,提升企业综合实力。

如今,这一点早已在整个行业形成共识,藤县也一直在着力推动钛白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。去年,仅金茂、佳源、雅照三家钛白粉企业,就投入1亿多元资金进行技改。目前,金茂钛业公司10万吨金红石钛白粉酸钛联产技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;佳源实业公司正在建设的年产10万吨钛白粉生产线和年产40万吨硫酸生产线,全部采用新工艺生产,与旧工艺相比,每年节约标准煤10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。

经过科学的规划和正确的引导,藤县已经通过园区化战略,整合各项资源,将钛白粉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提高到产业升级的层面:到2015年末,实现钛白粉年产能25万吨,关联带动涂料、油墨、塑料等下游产业引进,以及上游配套的硫酸、电厂等项目建设,产业链条得到充分延伸,清洁生产型产业园区初步建成,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,税收约10亿元左右。

“三同时”倒逼产业转型升级

新建、改建、扩建项目和技改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,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、同时施工、同时投产——“三同时”制度是梧州市以环境倒逼机制促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妙招。为此,项目建设由环保部门提前介入,对存在环保问题的,当面提出改进意见;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,当场予以否决。

在“环境倒逼”策略的“高压”下,梧州市各相关企业都经历了“先苦后甜”的惊喜,不少企业由此获得了新的利润增长点。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认为,现在不是环保局逼着企业节能减排,而是企业自己正在积极为环保“买单”,获取新的综合效益。

技改,还使企业走上节能减排的环保新路子。新盈特钢有限公司从2005年就开始生产不锈钢钢坯,年产20万吨不锈钢钢坯都是初加工产品,产品附加值不高。不转型,随时可能被关停。2009年初,该公司投资3900万元进行技改,上马环保除尘和水处理设备,增建一套电弧炉、两套精炼炉、两套制氧机组,全面转产高附加值的不锈钢钢坯,产量增至50万吨。接着,公司又投资1.5亿元进行不锈钢深加工,项目实现当年竣工投产,当年产生效益,成为梧州市企业转型升级的“传奇”。“现在可是苦尽甘来,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5亿元,税收5000万元。”该公司总经理张国梁说。

3月12日,落户市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的沃华机械有限公司500万件钢瓶生产项目鸣锣开工,主要生产压力容器、不锈钢制品及机械制造,年产值将达15亿元。至此,长洲区已形成从冶炼—热轧—退火酸洗—冷轧—制品的不锈钢制品产业链。“引导企业加大技改,节能降耗,同时依托原有企业上马新项目拉长产业链,这是长洲区企业走出的转型升级‘妙棋’。”长洲区区长覃震西说。